我国的收入分配分为三次分配。 第一次分配也叫做初次分配,分配主体是企业,注重效率,能者多得,目的在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第二次分配也叫做再次分配,分配主体是国家财政,注重公平,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公益团体,为特殊的困难群体提供援助,例如为重病患者捐款,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公益。
三次分配有别于前两者,主要是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三次分配的中坚力量。
三次分配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基础上的社会共济。
一、13.470为二层柱远端(二层柱顶)的传递弯矩:26.94×1/2=13.470;
二、5.591为柱顶得到的分配弯矩:(-1)[(-28.301)+13.470]×0.377=5.591------乘(-1)是因为节点不平衡弯矩必须反号后才能分配和传递;
三、9.239为梁端得到的分配弯矩:(-1)[(-28.301)+13.470]×0.623=9.239------同上; 希望能帮到你。顺祝 学习愉快!
对多数人来说,“三次分配”是一个陌生词汇,很容易误解为“劫富济贫”——强制先富人群放弃部分财产。实际上,三次分配的核心就是自愿自觉。
怎么样才能让先富人群自愿自觉地回馈社会?这里有一个关于洛克菲勒的暖心案例。
1855年,一个16岁的少年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做会计助理,很快他就花了10美分给自己买了一个账本,称之为“账本A (Ledger A)”,记下了自己所有的开支,明细账下,看到的是少年洛克菲勒的真实画像:
收入很微薄,吃和住占了收入的50%
非常节俭,吃的是最便宜的食物,很少花钱在穿上面,没有任何娱乐开支
每月都有捐款,数量在收入的5-25%左右。
这个人就是洛克菲勒,有史以来最富有的美国人,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家之一。从小他母亲就教育他:“to work, to save, and to give”,意思是“好好工作,努力存钱,大力捐钱”。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辩证思维把握第三次分配。
辩证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全面性的思考方式,它强调把问题看作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不是简单的二分法。辩证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在经济学中,第三次分配是指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间进行的一种分配方式。它与第一次分配(即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和第二次分配(即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收入分配)不同,是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
辩证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第三次分配的本质。首先,辩证思维告诉我们,第三次分配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源再分配,它涉及到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其次,辩证思维会帮助我们看到,第三次分配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只看到片面的利益,要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第三次分配在一个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调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秩序。同时,第三次分配也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要更好地把握第三次分配,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辩证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第三次分配的本质和重要性。在实现第三次分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创新思维和社会参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第三次分配。
区别:
二次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调节,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通过个人缴纳和捐献等非强制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
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比,“三次分配”受到关注的程度并不高。实际上,早在1994年,著名经学家厉以宁就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一书中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
什么是三次分配:
这要从国民经济的循环运动说起。国民经济是一个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多环节的循环运动过程。生产者生产的社会产品如何到达使用者手中?中间需要进行产品分配。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分配的对象往往不是社会产品本身,而是社会产品所凝聚的价值,因此产品分配就体现为收入分配。经济学教科书一般把收入分配划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而所谓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基础上进行的实物社会转移。
联合国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NA)为区分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引入“实物社会转移”概念。所谓“实物社会转移”,是指政府、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以实物转移形式向住户提供的货物或服务。由于我国现行的机构部门中没有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所以实物社会转移仅指政府部门对住户的转移。从统计角度看,实物社会转移是由政府承担支出、由特定居民受益的公共性消费品。最典型的实物社会转移,就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三次分配并不等同于狭义上的捐赠和慈善事业。
促进共同富裕,要准确把握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内涵,精准发力。初次分配是根据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在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今天,数据确权、保护知识产权,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是对包括住户部门在内的各机构部门生产要素收入即原始收入,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经常转移加以调节,促进收入公平。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收入转移和个人自愿缴纳和捐献等自觉自愿的方式再一次进行分配,更强调主体责任,体现道德力量。
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是指不同的分配方式或阶段。1. 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产权、市场等原因所得到的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是根据个人的努力、才能、贡献等来决定收入的大小,包括工资、薪金、租金、利润等。2. 二次分配:二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基础上,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调节来减少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更加公平合理。例如,通过纳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来进行财富再分配,提供社会福利等。3. 三次分配: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之后进行的再分配。这种分配主要是通过社会服务、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方式来实现收入的再调节。例如,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为个人提供公共福利支持。这些分配方式都是为了实现收入的公平、合理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平等与稳定发展。
社会救助作为一种公共福利的形式,被视为解决贫困、弱势群体生活困境的手段之一。它通常是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对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自给自足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和支持。社会救助在一些国家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讨社会救助作为第三次分配的角色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救助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概念,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第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指市场分配资源的过程,即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来决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和财富。第二次分配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措施来实现财富再分配,以减少贫富差距,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那么,第三次分配是什么呢?它指的是社会救助,即有关部门和组织提供的通过补贴、救助金和服务来帮助贫困、弱势群体实现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参与的过程。 社会救助作为第三次分配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减少社会不平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向贫困、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和各种服务,社会救助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贫困陷阱,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参与度。而在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和福利措施的局限性,有些人可能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和财富,或者无法从政府的财富再分配中得到足够的支持。社会救助填补了这些缺失,保障了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尊严。 然而,社会救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其中之一是如何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由于社会救助资源有限,如何确定哪些人和家庭真正需要帮助是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估机制,依据贫困线、收入水平、生活状况等指标来确定救助对象,以确保资源最大化地用于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救助资源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资源被滥用、浪费或者不当分配。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是社会救助是否应该与个人的努力和责任结合起来。一些人认为,社会救助过度依赖会导致个人对自我发展和自主性的依赖,从而产生长期的贫困问题。因此,他们主张在提供社会救助的同时,应该鼓励和促进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脱离贫困,实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社会救助是对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的补偿,应该更加关注贫困群体的基本权益和福利需求,而不是过多强调个人的责任和努力。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平衡,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社会救助作为第三次分配在实现社会公平和减少社会不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向贫困、弱势群体提供经济援助和服务,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参与度。然而,社会救助也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合理分配和与个人努力的结合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救助的目标,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合作,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和管理体系,并重视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和发展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中为每个人提供公正和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