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
运用均布载荷计算弯矩的公式可以简单认为M=(q*x^2)/2,x是均布载荷的长度。
其来历是:q*x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合力F,单位为N,合力的作用点位于载荷作用的中点,故F的力臂为x/2米,从而弯矩M=(q*x^2)/2。
算出了弯矩就可以算出相应的变形等。
均布载荷名词定义
均布载荷,一般用 q 表示,简单的说,它就是均匀分布在结构上的力(载荷),均布载荷作用下各点受到的载荷都相等。其单位一般是牛每米,N/m。
有时候也将压强当作均布载荷。
比如说固支梁受到的重力就是均布载荷,或者物体受到的压强在压强作用面上也是均布载荷。
除法的简单计算方法是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和余数。以下是具体步骤:1. 将除数写在上方,被除数写在下方。2. 从左到右逐位进行除法运算,将每一位的商写在上方,余数写在下方。3.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已经除完,且最后一位的余数为0,则除法运算结束。4. 如果被除数的位数已经除完,且最后一位的余数不为0,则将余数带入下一位的除法运算,并继续计算商和余数。5. 最终得到的商就是除法的结果。举例说明:例如,计算34除以5的结果:1. 将除数5写在上方,被除数34写在下方。 ``` 5 ----- 34 ```2. 从左到右逐位进行除法运算,将每一位的商写在上方,余数写在下方。 - 将3除以5,结果为0,余数为3。 - 将余数3和下一位的数4组合成34,除以5,结果为6,余数为4。 - 最终得到的商为06(或6),余数为4。 ``` 5 ----- 34 -30 ----- 4 ```因此,34除以5的结果是6,余数是4。
把根号下的数写成一个能开方开得尽的数,和一个开不开的数的乘积
H1=L1*(s1-s3)/D + (a1-a3)/2-----------------(1—9)
H2=(L1+L2)*( s1-s3)/D + (a1-a3)/2----------(1—10)
式中H1 ,H2---------支点1和支点2的调整量,(正值时为加垫负值时减垫),mm;
s1,s3及a1,a3-------分别为0°和180°方位测得轴向和径向百分表读数,mm;
D---------------------------联轴器的计算直径(百分表触点,即测点到联轴器中心点的距离),mm;
L1--------------------------支点1到联轴器测量平面间的距离,mm;
L2--------------------------支点1与支点2之间的距离,mm;
应用上式计算调整量时的几点说明:
①式中s1,s3,a1,a3是用百分表测的读数,应包含正负号一起代入计算公式。
②H的计算值是由两项组成,前项L(s1-s3)/D中,L与D不可能出现负值,所以此项的正负决定于(s1-s3)。S1-s3>0时,前项为正值,此时联轴器的轴向间隙呈形状,称为“上张口”;S1-s3<0时,前项为负值,联轴器的间隙呈形状,称为“下张口”。当a1-a3>0时,后项为正值,此时被测的半联轴器中心(主动轴中心)比基准的半联轴器中心(从动轴中心)偏低,当a1-a3<0时,被测的半联轴器中心偏高,
③机器安装时,通常以主机转轴(从动轴)做基准,调整电机转轴(主动轴)。电机低座四个支点于两侧对称布置,调整时,对称的两支点所加(或减)垫片厚度应相等。
④若安装百分表的夹具(对轮卡)结构不同,测量轴向间隙的百分表触点指向原动机(触点与被测半联轴器靠结合面一侧的端面接触)时,百分表的读数值大小恰与联轴器间实际轴向间隙方向相反,所以H值的公式前项s1-s3应改为s3-s1,即s3-s1>0时为“上张口”,s3-s1<0时为“下张口”
1.养老保险金——单位20%,个人8%;
2.医疗保险金——单位8% 补充医疗1.2%=9.2%,个人交2%;
3.失业保险金——单位2%,个人1%;
4.工伤保险金——单位0.6%;
5、生育保险金-单位0.9%。
一般最常用的水泵扬程计算公式是H=(p2-p1)/ρg+(c2-c1)/2g+z2-z1 。其中,H——扬程,单位m;p1、p2——泵进出口处液体的压力,单位Pa;
c1、c2——流体在泵进出口处的流速,单位为m/s;z1、z2——进出口高度,单位m;ρ——输送液体密度,单位kg/m3,g——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扬程一般指水泵所能够扬水的最高度,用H表示,单位为 米(m)。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
1、百分比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高程差/路程)x100%,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路程的百分比。
例如:坡度3%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路程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2、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扩展资料
依据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会关于地貌详图应用的坡地分类来划分坡度等级,规定:0°~0.5°为平原,>0.5°~2°为微斜坡,>2°~5°为缓斜坡,>5°~15°为斜坡,>15°~35°为陡坡,>35°~55°为峭坡,>55°~90°为垂直壁。
中国大陆规定>25°不能耕种。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15°和25°分别为坡面流水面状侵蚀的下限和上限临界坡角。
在实际应用中,整数的角度已经够精准。当需要更准确的角度值时,如天文学中量度星体或地球的经度和纬度,除了可用小数表示,还可以把角度细分为角分和角秒:1度为60分(60′),1分为60秒(60″)。例如40.1875° = 40°11′15″。要再准确一点的话,便用小数表示角秒,不再加设单位。
度为最常用的单位,其他单位与特定行业要求相关。
我以第一个为例子:a1=5,a2=10,a3=17,a4=26...an=?
如果单独看确实不容易,但观察到a2-a1=5,a3-a2=7,a4-a3=9,...实际上5,7,9成等差数列那么依次类推:an-a(n-1)=2n+1,
将以上各式相加可得:an-a1=5+7+9+...+2n+1就可求得
an=n的平方+2n+2
圆的半径是指从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
1.最简单的半径计算方法就是用圆的直径除以2。(直径是指通过圆的中心到边上两点间的距离,是半径的两倍)
2.写下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周长公式是:C=2ΠR 若知道圆的周长C 就可以利用此公式计算出圆的半径。
锥度的计算公式:C=(D-d)/L,其中,C表示锥度比,D表示大端直径,d表示小端直径,L表示锥的长度。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为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