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意见根据错报是否重大和是否广泛而定,未计提坏账超过实际执行重要性重要性,一般认为是重大了,如果没有发现其他错报,一般认为是不广泛,重大不广泛的错报应出具保留意见。
审计调整,现在分为两类,一种是账项调整,另一种是重分类调整。
如果是重分类调整,那么可以不用调整自己的账,还是根据原来的做。
如果是账项调整,就根据审计人员的调整来调整自己公司的账项。——
——首先确认是哪些科目被调过了;
如果是未涉及损益的,就按照审计人员的分录重新调整自己公司的账
如果是涉及损益的,就纳入年初未分配利润。
照抄调整分录??当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审计出的每一笔调整分录会计都应该跟审计进行核实调整的原因和依据,审计有审计的思维,审计的考虑点跟企业实际情况可能是存在偏差的,这就需要双方沟通协调,最后实现一个都能接受的调整分录清单。
然后是会计怎么过调整分录的问题。实务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设置第十三期会计月份或对上年度进行反结帐,比如审计的是2019年,审计完已经2020年3月了,那就反结帐2019年或在2019年增设第十三期会计月份,把除了重分类之外的调整分录全部照抄录入。二是把调整分录录在2020年,所有涉及损益类的科目全部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借贷方均为资产负债类科目的调整可以不录。
当然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跟审计沟通协调,避免出现错误。
完。
公司内部按照审计调整建议逐笔进行调账处理,因为只有调整后,审计才会按照调整后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审计也不会出具审计意见,。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由于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因此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
审计调整分录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对财务报表中的错误或不准确的金额进行调整时,所记录的分录。审计调整分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需要调整的金额和项目,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原始凭证和账簿记录,确认调整金额和项目的准确性。
2. 根据调整金额和项目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调整。例如,如果需要调整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就需要确定应该采用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3. 编制调整分录,将调整金额从原科目转移到相应的调整科目。例如,将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从“应收账款”科目转移到“坏账准备”科目。
4. 在调整分录中记录调整金额的来源和去向,例如,如果需要调整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就需要在调整分录中记录坏账准备的增加和应收账款的减少。
5. 将调整分录的金额和项目登记到审计工作底稿中,并在审计报告中记录审计调整分录的内容和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需要依据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规定,确保调整分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同时,在编制调整分录时,还需要考虑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利润表项目的调账思路
对于利润表的项目,由于它们是虚账户,即它们是不可盘存的项目,平时这些项目的金额都要逐月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中,即这些账户的月末余额为零,同时,到每年的年末,“本年利润”账户也要进行结转,最后在计算了本年度的全部损益并做各种处理后,“本年利润”账户年末余额也为零。因此,一旦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审计人员对于利润表的项目,是不能直接按照其相反方向和相同金额来提出调账意见的。例如,审计人员事后发现某企业多计“管理费用”20 000元,就不能直接调减“管理费用”20 000元。原因很简单,这时“管理费用”的相关错误影响已经转到“利润分配”、“应交税费”和“盈余公积”中去了。在这种情形下,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这类错误对利润表的实际影响,提出中肯的调账意见。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账思路
对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由于它们一般是实账户,而且是可盘存的账户,因此,只要存在错误金额,审计人员便可以按照其错误金额的相反方向,正确提出调账意见。例如,被审计单位多转主营业务成本100元,即库存商品账面成本多减100元。审计人员在调账时,可以直接调增库存商品100元就行了。因此,审计人员对于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账思路是:对于实账户错误金额的调整,应该按照该项目对资产负债表及其相关账户的影响金额的相反方向,按照相同的金额进行调整。
(三)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调账思路
对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错误项目的调整,一般不会影响到调账前的现金流量表的相关项目。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审计中一旦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错误项目,原则上不对前期现金流量表的项目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科长多报自己亲戚的医药费500元,用“库存现金”支付。这时,应调增“应付职工薪酬”500元,同时调增“其它应收款”或“库存现金”500元,而对于现金流量表来说,审计人员可以按照制度的规定,不提出调整意见。原因是,即使该企业在事后收回了多报的“医药费”500元,它对于前期的现金流量表也不会带来影响,而只是会影响到调账当年的现金流量表。当然,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调账原则相类似,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各年比较财务报告时,对于这些错误金额,审计人员则要注意提请被审单位及时调整包括现金流量表在内的相关项目的前期金额。
二、审计调账的两种基本路径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有两种基本调账路径可供选择,即全部过程调整法和最终结果调整法。
(一)全部过程调整法
它指的是假设被审计单位当月未对利润表项目作任何结转的前提下,审计人员可按照被审计单位错误项目的相反路径,对这些错误项目和金额逐一进行更正,最后达到调整账户金额或报告项目的目的。这种调账方法通常只适合于当月发现问题并在当月处理的情形(假设是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发现的错误)。
假设2008年1月10日,审计人员发现A公司2008年1月1日错误地将购入的一台行政管理部门的电脑,计入“低值易耗品”,价值12 000元,不计净残值,按一次摊销法进行核算,但审计人员认为按照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该电脑应该计入“固定资产”项目,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另假设按照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为30%,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影响。则按照全部过程调整法,其正确调账路径为:
1.低值易耗品项目的调整
借:低值易耗品 12 000
贷: 管理费用 12 000
2.固定资产项目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 12 000
贷:低值易耗品 12 000
(二)最终结果调整法
它指的是审计人员在发现问题后,不是逐一按照被审计单位原来的错误路径去调整账目,而是按照这些项目对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账户的实质影响来提出正确的调账意见。假设2008年1月18日,审计人员发现B公司2007年9月20日多转材料成本1 000元,该批材料的产品完工率为50%,完工产品的产销率为80%(按照分批认定法结转各项存货成本)。又假设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0%,盈余公积金提取比率为10%(不考虑以前年度补亏及其其它因素的影响),则按照最终结果调整法,其正确的调账路径为:
1.计算相关错误项目的影响金额
审计人员可以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的错误项目进行复算,然后根据其对相关财务报告及其账户的影响金额提出正确的调账意见。由于多转材料成本1000元,这时对相关账户的最终影响金额为:
(1)少计原材料:1 000元;
(2)多计生产成本:1 000×(1-50%)=500元;
(3)多计库存商品:1 000×(1-50%)×(1-80%)=100元;
(4)多计主营业务成本:1 000×(1-50%)×80%=400元;
(5)少计税前利润:400元;
(6)少计应交税金:400×30%=120元;
(7)少计盈余公积:400×(1-30%)×10%=28元;
(8)少计未分配利润:400(1-30%)×(1-10%)=252元.
2.提出正确的调账意见
审计人员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提出如下正确的调账意见:
(1)调增“原材料”1 000元(借方);
(2)调减“生产成本”500元(贷方);
(3)调减“库存商品”100元(贷方);
(4)调增“应交税费”120元(贷方);
(5)调增“盈余公积”28元(贷方);
(6)调增“未分配利润”252元(贷方)。
根据最终结果调账法,审计人员正确的调账分录为:
借:原材料 1 000
贷:生产成本 500
库存商品 1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
贷:应交税费——所得税 120
盈余公积 28
未分配利润 252
是的,审计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也需要进行调整。因为审计调整是对之前已经发布的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如果不对调整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更新,将会导致报表的不准确性。此外,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展示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必须确保准确可靠。因此,在审计调整后,重新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1、提供做账用的工资表
2、提供向税务局做个税申报的明细申报表。
两张报表一比对,就可以复核出申报个税所得税的,纳税基数是否一致,缴纳的个税是否正确。
简单点就是——因为审计调整是调表不调账的上一年做的审计调整分录,上年做的审计调整分录今年在做一边,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调整,涉及损益的,每年审计都要调整,企业账务不做处理的话,今年年审时进行滚调上年的审计分录,这种从上年滚动下来的调整方式就叫滚调,通过期初未分配利润反映,企业一直不做账务处理